首页
佳作寄卖
作品策展
布展搭建
书画装裱
礼品定制
会员注册
关于我们
辽宁艺术网
轮播多图
魔方导航
书画拍品
书画用品
文人雅饰
辽宁纪念
滚动公告
点击进入:中国古代最美楷书在线投票
辽宁艺术文化遗产
永安桥-盛京古道上被遗忘的丰碑
在沈阳西郊的苍茫烟霭之中,有一座永安桥默然横卧于蒲河之上。这座诞生于1641年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古代石拱桥,曾作为清朝开国前夕盛京通往山海关的咽喉要道,见证了金戈铁马、王朝兴替的激荡风云。然而,数百年时光流转,这座承载着盛京历史的石桥,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座被岁月尘封的辽宁历史文化遗存,永安桥的碑文、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如同被唤醒的古老灵魂,诉说着盛京的辉煌过往与...
辽宁的这尊“哪吒”木雕,让我见到了真实的哪吒!
前段时间席卷全球票房的“哪吒”动漫电影,让我对”哪吒“的前世今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哪吒(亦写作“那吒”)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佛教中的重要神祇,其形象历经千年演变,从佛教护法神到道教中坛元帅,再到民间传说中的叛逆英雄,最终在当代动画电影中被重塑为更具人性化的角色。据唐代佛藏记载,其为手持长戟与宝塔、身穿华丽战甲的威武护法军神,有时手持金刚棒、剑、杵。《开天传信记》称其为少年之像。《那拏天经》...
故宫告诉你历史应该的样子,这里告诉你历史真实的样子!
在沈阳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里,有两处文化遗产犹如双子星座,交相辉映——金碧辉煌的沈阳清故宫与古朴沧桑的盛京碑林。前者以恢弘的建筑群展现着皇权的威严,后者则以沉默的石刻诉说着历史的真相。这两处遗产共同构成了理解明、清时期沈阳文化的密钥,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叙事方式。盛京碑林陈列馆沈阳故宫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其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大政殿独特的八角重檐攒尖顶建筑,...
我找到了盛京碑林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块碑。
《明故镇国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同知李公神道碑》
沈阳《重修怀远将军曹公墓》、《重修长安禅寺碑记》并不能证明曹雪芹的祖籍
在辽宁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有一争议性较大而又非常有趣的话题,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籍”问题。为什么要关注曹雪芹的祖籍呢?这场看似地域归属的考辨,实为解读《红楼梦》文化基因的核心密钥——辽东军镇尚武之风如何孕育出大观园的精致诗学?正白旗包衣的奴籍身份怎样催生"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哲学思辨?沈阳中卫的烽火狼烟与辽阳古城的文脉积淀,在曹氏家族记忆中熔铸成独特的文化合金。《辽东...
千山摩崖石刻遗存
“鸟引花迎到寺门,翠屏环拥绀宫尊。一千峰里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绝壁时悬云外屋,怪石皆走石间根。来游总向西堂宿,琼岛虚舟惬梦魂”
瑞鹤图伤城已逝 千年咸熙殿未央
千年国宝:锦州义县奉国寺
辽博《法界源流图》与护国永光寺壁画、奉国寺壁画谁更美?
辽宁佛教绘画的古今碰撞
辽阳汉魏壁画墓群遗迹
辽阳汉魏壁画墓群以其珍贵的绘画遗迹和承载丰富的历史内涵,成为了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辽阳汉魏壁画墓群的年代跨度近300年,从东汉中晚期至西晋时期,时间上限距今约1800年。较甘肃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还要近300年。辽阳壁画墓群主要分布在辽阳北...
辽阳广佑寺书法匾额遗存
辽阳广佑寺始建于东汉,历经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在辽金时期,寺庙中的佛塔增建为高70余米的八角十三级实心密檐塔,即现在著名的辽阳白塔。金世宗完颜雍曾在此政变称帝,广佑寺因此倍受历代朝廷恩典,成为东北地区佛教的传播中心。在明清时期,广佑寺达到了鼎盛,占地9万平方米,庙宇达20...
辽-广佑寺佛塔
辽-广佑寺佛塔(辽阳白塔)作为辽宁省辽阳市(古称:襄平)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辽博藏《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并非“清明”上河图
看到标题,很多人都会很困惑,为什么说辽博藏《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并非“清明”上河图?这是因为,最近在欣赏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时,所引发的思考!《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重彩风俗画作品,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虽然现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图》有多本传为仇英所作,除此卷外,另有青州市博物馆藏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以及多本流落私人之手。而辽宁省...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赏析
《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是辽宁省博物馆宋代书法藏品中极为珍贵的一件,也是欧阳修传世唯一真迹。《北宋欧阳修行书谱图序稿并诗卷》书心纸本,纵 30.5 厘米,横 66.2 厘米。由欧阳修书《欧阳氏谱图序》稿、《夜宿中书东阁诗》和北宋中书所录旨挥三部分内容构成,这三段内容左侧各有一段南宋周必大的题识。书心后接拖尾,拖尾纸本,纵 30.4 厘米,横 308.1 厘米,有元、明 13 人题跋。...
浅谈《北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卷》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元宵节的第二天,也就是雨水前后,东京汴梁的皇宫上空,云集了一群吉祥的鸟。不是鸿雁,而是仙鹤。这群仙鹤来得很有气势。先是发出某种征兆,祥云密布于宣德门上方,皇宫内外无不仰头凝视。鸣叫着飞翔,像是奏响仙乐一般,群鹤盘旋,悠然闲适,有两只陶陶然停驻于宫殿两端上翘的檐角。往来民众目睹了这件奇事,无不惊叹称奇。过了好久,鹤群才向着西北方向飞仙而去。此时,三十岁的宋徽宗登基已经...
辽宁艺术遗存瑰宝-万佛堂石窟
提到佛像石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朝代就是北魏。北魏佛造像是中国最巨大、最珍贵、最具艺术价值的佛教艺术遗存。公元438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采纳了尊奉儒、道的宰相劝谏,开展灭佛运动。都城的僧人惨遭屠戮,许多僧人向西回撤到凉州。有趣的是,拓跋焘的儿子太子拓跋晃,和孙子(也是下一任皇帝文成帝)拓跋濬都笃信佛法,佛教随即复兴。亲历了这场动乱的高僧昙曜(tányào),也从凉州回到平城,被拓跋濬尊为国师。...
艺术欣赏-《南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卷》
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着一幅中国传世书画作品:《南宋高宗赵构草书洛神赋卷》。这幅作品以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内容,纵27.9厘米,横398厘米,共计91行,绢本质地,使得整幅作品既典雅又富有质感。此卷未署年款,卷末署“德寿殿书”款,可知是赵构做太上皇之后所作是其成熟期的作品。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之间无引...
辽博藏《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卷》赏析
在我们辽宁博物馆馆藏有一幅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兮辞卷》,纸本长卷,46.7×453.5厘米。该帖为赵孟頫人生中期作品,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神气充足。赵孟頫书《归去来兮辞》共有六本,存世真迹有三件。其一藏于上海博物馆,落有年款大德元年;其二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未署书写年代;其三藏于浙江湖州博物馆,写于廷裕五年。赵孟頫,是中国元代时期的书法大家,以其卓...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运用,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亮点。在辽宁省博物馆就藏有两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运用,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亮点。在辽宁省博物馆就藏有两件唐代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也是中国传世的十大名画: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今天我们就透过这两幅传世画作,来探究唐代中国绘画的色彩运用。若我们以色彩来形容朝代,唐代应当是...
实胜寺楹联匾额-忆哲成书法人生
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有一座清朝时期的皇家寺院。是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在其家庙的基础上敕建的莲花净土实胜寺(藏传佛教寺院),因其是清皇室家庙,因此又称皇寺。人们进入实胜寺的山门,会发现在东边的钟楼处悬挂着一口千斤重的铸铁钟(今天依然还在),曾经寺内喇嘛每日按时敲钟报时,钟声浑厚悠扬,全城可闻。伴着钟声,人们晨起迎朝霞,傍晚送夕阳,自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这便是过去有名...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
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史上,齐白石的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耀着这片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天空。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深厚的传统艺术修养上,更体现在他对于艺术的创新与探索。而《石门二十四景》无疑是齐白石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以深邃的内涵、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石门二十四景图》,为纸本设色,共24副,每副纵34厘米,横45.3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辽宁省博...
1 / 3
2 / 3
3 / 3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