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运用,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亮点。在辽宁省博物馆就藏有两

2024-03-13
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绘画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运用,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亮点。在辽宁省博物馆就藏有两件唐代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也是中国传世的十大名画: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今天我们就透过这两幅传世画作,来探究唐代中国绘画的色彩运用

若我们以色彩来形容朝代,唐代应当是无数明、快亮丽的色彩堆叠,如调色盘中的肆意调配,众生以洒脱的笔触绘制出一幅气势浩荡的画卷。唐代绘画色彩鲜明、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颜色,通过巧妙的搭配和对比,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在人物画方面,唐代画家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情感状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果朝代有颜色,大唐一定是花红柳绿的娇艳之色。唐代服饰风格华贵典雅,色彩明快鲜艳,花纹细腻繁复,喜爱采用明艳的对比色进行搭配,体现了唐代包容开放的时代特征。绚烂艳丽、奔放洋气、花团锦簇、精致华丽、大气时尚,这些词都是大唐服饰的标签。想要在唐朝穿得洋气不落伍,首先颜色要亮丽,绣工要精美,其次款式还得出挑。

下面让我们看看唐代周昉绘制的《簪花仕女图》,是如何运用色彩的: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全图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两只小狗、一只白鹤、一株辛黄花使原本显得孤立的人物产生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而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


这幅画作中作者运用了绯红色,绯红色在唐代服装中多作为主色出现,娇艳夺目,热烈的颜色映衬出盛唐的繁华,令人一见难忘。《簪花仕女图》恰当地运用了复杂的色调,重复中不觉得单调。绛紫色纱衫的一再出现,即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紫色与花青一并涂施,历有“青间紫,不如死”之说,而此图作者对其运用,似乎不受限制和约束。在紫色桩上有两处用花青勾画纹样,反而觉得十分典雅,正是作者在克服色彩运用矛盾的独到之处。
从色彩的搭配到赋彩的层次,画家用纯净透明的白色穿插在各种色彩之中,使黑、白和许多明丽的色彩相互衬托又相互制约,形成了沉着和明快相结合的矛盾统一。赋彩上的层次清晰,分开丝绸间的叠压关系,使之有空气流动之感。纱衫笼罩下的肌肤和衣裙就如一层薄雾所掩盖,因而原来的肌肤和衣裙随之改变了颜色,但它却不因此而使人离开肌肤和衣裙原有色调的联想力。如此,各种颜色所涂成纱衫的质感,更深刻地映入观者的脑海里。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在唐代,绛紫色常被用于与各种颜色进行搭配。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贵女身着红色长裙,外帔紫褐色纱罩衫;上搭朱红色饰有蓝白卷草纹样帔。紫衫、红裙与朱红色帔帛,均衡呼应。而在色谱中,黄色明度最高,是作为生命之依的太阳的颜色,明艳张扬,流行一时。女子服饰中以其为主色,用大红、粉白、墨绿、宝蓝等色彩作为调和,有富丽堂皇、百花争艳之美。纯净而亮丽的黄色也为佛教所推崇,是佛教的神圣之色,被认为有驱逐邪恶的力量,为袈裟所用。




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我们再来看看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记述了显赫一时的杨氏三姊妹在众女仆和从监的引导和护卫下,一行八骑九人(包括一小女孩)挥鞭策马,外出踏青游春的情景。图中人物神态从容,乘骑步伐轻松自如,人物服饰轻薄鲜明。画的主题是“游春”,但整个画面背景不落半点墨痕,即没有青草绿木、归燕鲜花,也没有春水微波,就在那悠闲欢愉的神情与骏马轻举缓行的英姿中,观者感受到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气息。

图片

《虢国夫人游春图》
第一个是中年从监(有说法男装骑者应为女性:面部细眉红唇,透过纱质的幞头可以看到挽起的发髻,鬓角有一缕长发丝),乘浅黄骏马,戴乌纱冠,着虾青色窄袖侧领衫,袖口有描金的鸾凤团花。
图片


第二人是个乘菊花青马的少女,少女着胭脂红窄袖衫,下衬红花白锦裙,乌黑的头发左右分开,梳成两个长长的发髻,这是当时仕女的一般发式。在少女左后方是一个乘黑色骏马的中年从监随行,粉白色的圆领窄袖衫,与黑马对比鲜明。
图片


紧接着便是簇拥的五骑,其中前两骑,便是虢国夫人姐妹,她们乘着浅黄雄健的骅骝并辔而行。虢国夫人在全画的中心点,她双手握缰,右手指间挂着的马鞭直线下垂。她那丰润的脸庞上,淡描娥眉,不施脂粉,保持了本来面目。她的鬓发浓黑如漆,高髻低垂,体态自若。她身着淡青色窄袖上衣,披白色花巾,穿描金团花的胭脂色大裙,裙下微露绣鞋,轻点在金镫上。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秦国夫人,其装束一如虢国夫人,惟衣裙颜色与之不同。她侧向虢国夫人作似有所告状。

图片
在虢国夫人姐妹之后,横列为后卫三骑。居中的是老年侍姆,右手护着鞍前的幼女,神情显得矜持,眉眼间流露着小心谨慎的表情。幼女左手把住鞍桥,态度十分安详。侍姆右侧的中年人也是从监,装束与前一从监相同。左侧红衣少女装束与第二骑少女亦相仿。
中人物衣纹运用了"低染法",也称"凹染法",就是沿着勾好的衣纹渲染,把衣纹的线条一侧染重,脸部也是同样的方法。画家在色彩配置和色彩结构的处理上匠心独运,画面整个色彩结构中的粉白、浅红色也就是对春天意象色彩感觉的把握,同时与抽象的背景的粉红、嫩绿等形成对比呼应,很好地传达了春天的信息。
画家在具体晕染着色时,注意到人物的衣服与马鞍的颜色对比,马的颜色灰暗沉着,以衬托出人物的形象。画面中的色彩调子属于偏暖,大量运用较多的青、绿、粉红等鲜艳的色彩,以白颜色加以间隔,使画面整体和谐,从而达到艳而不俗的效果。画中从监所骑的黑马是大片的黑颜色,在画面前疏后密的构图中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也突出了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背景中用湿笔画出的斑斑草色,既突出了前面的人物,也使画中的意境显得更加清新。
青绿色作为唐代服装搭配中的流行色,常与朱红、朱黄、白等颜色进行搭配,色与色之间相互对比,交相辉映。青绿色以其独有的明快清新的色彩表达,展现出唐代的生机与活力。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概括来说,《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成为研究唐朝绘画色彩的经典之作。鲜艳明快:唐朝绘画色彩以鲜艳明快为主,这与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家运用了大量的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比强烈:唐朝绘画色彩在运用上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画家通过不同色彩的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场景更加生动。寓意丰富:唐朝绘画色彩还蕴含着丰富的寓意。画家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传达出对人物性格、情感以及社会背景的描绘。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色彩的运用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还反映了唐朝贵族妇女的优雅与雍容。
总的来说,唐代绘画色彩的丰富多样,既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与画家们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唐代社会开放包容,文化交流频繁,这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唐代画家们注重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将自然之美转化为绘画之美。此外,唐代画家们还注重传承和创新,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方式。可以说唐代绘画色彩的运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唐代绘画色彩的丰富多样为后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唐代画家们对色彩运用的探索和创新也为后世的绘画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宋代、元代等后来的绘画艺术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唐代绘画色彩的影响和传承。


唐代中国绘画色彩以其鲜明、丰富的特点成为绘画艺术史上的瑰宝。通过对唐代绘画色彩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唐代绘画色彩的运用不仅为后世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更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未来的绘画艺术发展中,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发扬唐代绘画色彩的精神和风格,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中国绘画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阅读12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