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老城西小什字街口路东吴公馆院内(即吴恩培宅第,吴恩培是民国时期东北官银号奉天分行行长),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纪念馆。该纪念馆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拥有房屋21间,四周被高墙围绕,形成一个中式四合院落。纪念馆内设有4个展室,陈列面积480平方米,陈列内容主要围绕曹雪芹的祖籍辽阳展开。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他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一说曹頫之子)。虽然曹雪芹的出生地和成长地主要在南京和北京,但他的祖籍却与辽阳有着深厚的联系。曹雪芹的祖籍之所以被认为是辽阳,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证据:一是辽阳发现的三块碑石题名,这些碑石上的题名与曹雪芹家族成员的名字相吻合,佐证了曹雪芹家族的历史渊源。这些碑石包括《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现藏辽阳博物馆)、《重建玉皇庙碑记》以及新城弥陀寺的题名碑,它们分别记录了曹雪芹高祖曹振彦及其家族成员的信息。辽阳喇嘛园内清初修建的西藏大喇嘛斡禄打儿罕囊素的墓塔,塔前有《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碑文作于天聪四年(1630)。从碑文可知,塔是由驸马、总镇佟养性及其属下的汉军官员负责修建的。碑阴有汉文二十行,分组排列喇嘛门徒、僧众、官员和匠人名单。名单上的官员,有总镇副参游备和教官等,他们都是明朝降将,俘虏及其子侄,当时都受佟养性的统辖。在教官行列中,有曹振彦之名。这个曹振彦不是别人,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天聪四年曾任教官,这是迄今所知曹振彦的最早一次任职。而镌有曹振彦职衔的这一碑记,是迄今所知有关曹家上世最早而又最直接的实物资料。;二是《辽东曹氏宗谱》等文献资料的记载,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曹雪芹家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徙过程;三是红学专家的研究和考证,他们认为曹雪芹的祖籍确实在辽阳。
此外,纪念馆还收藏和展出了曹家有关的历史档案、曹寅诗作落款、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以及《红楼梦》版本和全国名家以《红楼梦》为内容的书画作品。纪念馆的建筑风格力求体现清代书斋风貌,以使纪念馆能与曹雪芹的生平时代及《红楼梦》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一致起来。进入馆内两边的抄手连廊,我们就会欣赏到中国书法名家题写的书法石刻作品,与这座历史遗迹相得益彰,非常珍贵。
黄叶村中一醉侯,千杯吸尽为消愁
腰间更有如椽笔,写出古今天地秋
冯其庸 书
红楼一梦十年得,雪芹一吟双泪流
钱绍武 书
新愁旧恨知多少,都付酕醄醉眼斜。
辽阳世泽- 启功 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佟韦 书
一梦由来最惋伤,欲题四字索枯肠
人情练达通关节,世事悲欢急就章
好了歌如何好了,荒唐诗益转荒唐
奇书哪得千回读,磨墨人磨夜混忙
沈鹏 书
襄平惠人- 欧阳中石 书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杨仁恺 书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
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董文 书
考古证今均为红楼事,祖籍襄平确是得意时
刘炳森 书
红楼岂是梦
聂成文书